德國專利
德國外觀設計專利的審查標準
1、新穎性
依據德國《外觀設計法》,對某一標的物進行保護的實體法上前提條件是所謂的新穎性與獨特性。
依據德國《外觀設計法》第2條第2款第1句,如果在登記日之前,或在享有優(yōu)先權的登記日之前,沒有其他相同的樣品被公開時,該樣品即具有新穎性。依據該法第2條第2款第2句,如果樣品之間僅僅是在不顯著的細節(jié)部分有特征上的不同時,兩種樣品即被視為具有同一性,也就是不具有新穎性。對于評定新穎性至關重要的所謂登記日,要依據該法第13條進行確定,即需將依據該法第11條第2款所收集的完整材料于該日提交到德國專利與商標局(DPMA),或當?shù)厮痉ㄐ姓块T所確定的專利信息中心。所謂享有優(yōu)先權的登記日,依據同法第14,15條進行確定。
對于新穎性的審查,德國判例學說(任何事物都有理論與實踐兩面,在德國,判例就代表的法律的實踐面,而學說即教科書、論文中的觀點,則代表了法律的理論面,所謂判例學說的做法其實就是人們公認一致的做法)認為應當依據個體比較原則,也就是以現(xiàn)有樣品的特征,與在先公布的設計的特征之間進行比較。一件樣品給人的整體感覺,是通過其所有特征的結合來達到的,這件樣品的新穎性,僅僅在它的所有特征的結合給人的整體感覺,在另外一件依照在先公布的設計而制造的產品中也確定可以得到時,方才喪失它的新穎性。當然,對于新穎性的考察在法律實踐中意義是有限的。因為只有當在考慮權利人的預先傳播能力時存在爭議,且該爭議沒有影響到新穎性的寬限期時,外觀設計的新穎性在決定上才會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必須同時滿足新穎性與獨特性的要求,所以,相對于在先發(fā)表的樣品的不同之處的重要性與非重要性的鑒定,也可以在調查的框架內達到獨特性的要求。
2、獨特性
依據德國《外觀設計法》第2條第3款第1句,當一件樣品所能帶來的總體感受,能夠與另一件樣品所帶來的總體感受相互區(qū)別時,該樣品即具有獨特性。與對于新穎性的審查相同,這里時間上的判斷標準,也是所謂的登記日與享受優(yōu)先權的登記日。
對于獨特性的審查,也要遵循個體比較原則,即由某件樣品與一件在先公布的樣品相比較。這種審查方式,相較于對德國原來的《外觀設計法》第1條第2款意義上的所謂特點的審查,是一種最重要改變,因為在這個領域內,相對于在先公布的設計,會有極其眾多的樣品被考慮到,并且并不必然存在一種超一般的設計水平。所以,對于獨特性的標準而言,并不取決于一種確定的設計水平。
在評價獨特性時,在樣品的發(fā)展上,還要考慮到設計者的構建自由的程度。構建水平并不是一個確定的數(shù)值,而要取決于所涉及到的產品的類型。在構建水平與一項外觀設計的保護范圍之間存在著一種變化效果。也就是說,“被要求的構建水平越低,就越容易對現(xiàn)有設計做出小的改變而再有效地建立一項新的外觀設計專利權,而另一方面,已然存在的權利的保護范圍就會相應地越小。”特別是在已然存在眾多在先發(fā)表的相似的樣品時,且/或者要考慮到以消費為標準的指標時,就要對構建自由進行限制。高樣品密度的標準,特別在時裝業(yè)里會起到很大的作用,當然還有其他的領域,例如廚具,以及小客車輪胎產業(yè),樣品的密度也是很大的,所以即便是很小的改變,在這些行業(yè)里也是可行的。也就是說,樣品在這些行業(yè)中的相似度實際上是很高的,但是考慮到行業(yè)的特點,即便是對樣品一種很小的改變,也可以另外成立一項新的外觀設計專利權。例如在輪胎產業(yè)里,在現(xiàn)有的技術條件下,輪胎只能是圓形的,不可能有其他形狀存在,使用的材料也幾乎都是橡膠,所以,即便是材料上,或者是輪胎花紋上的很小的改變,也是有可能獲得外觀設計專利權的。這就是行業(yè)特點對樣品密度的容忍度。
附:德國外觀設計法最新修改簡介